(一)冷却塔水处理
结垢问题:
冷却塔循环水因蒸发浓缩导致钙镁离子浓度升高,易生成碳酸钙、硫酸钙垢,降低换热效率(水垢导热系数仅为铜的 0.12%)。
解决方案:
高硬度水质:采用 HEDP 与聚羧酸复配药剂(如 L-401),螯合钙镁离子并分散悬浮颗粒,阻垢率可达 98% 以上。
微生物粘泥:搭配氧化性杀菌剂(如次氯酸钠)与非氧化性杀菌剂(如季铵盐)交替使用,防止生物膜引发垢下腐蚀。
腐蚀控制:
碳钢管道易受溶解氧、氯离子侵蚀,铜合金(如冷凝器铜管)面临氨腐蚀风险。
解决方案:
碳钢系统:投加锌盐 + 有机膦酸盐复合药剂,形成阴极沉积膜,腐蚀速率可控制在 0.075mm/a 以下。
铜系统:添加 BTA 或 TTA,在铜表面形成保护膜,缓蚀率达 95% 以上。
运行管理:
加药方式:通过全自动加药系统(如 TH-619B)连续投加,剂量 5-30mg/L(以补充水量计),并根据电导率、硬度实时调整。
监测指标:
腐蚀速率:碳钢≤0.075mm/a,铜≤0.005mm/a(依据 DG/TJ08—2081—2022 标准)。
污垢热阻:控制在 1.72×10⁻⁴ m²・K/W 以下,避免换热效率下降。
(二)吸收式冷凝器水处理
工况特点:
高温环境:蒸汽型吸收式冷凝器温度可达 80-120℃,加速药剂分解和水垢沉积。
工质兼容性:溴化锂溶液需避免药剂与 LiBr 发生反应,导致缓蚀效果下降。
药剂选择:
高温稳定性:选用 HEDP、DTPMPA(二乙烯三胺五甲叉磷酸)等耐高温有机膦酸盐,在 200℃下仍保持阻垢性能。
溴化锂系统:采用钼酸盐 + 唑类复合药剂(如 RT-33C),既保护碳钢又防止铜腐蚀,同时避免与 LiBr 发生沉淀。
特殊要求:
pH 控制:维持 pH 9.5-10.5,防止溴化锂结晶,并增强缓蚀剂稳定性。
除氧处理:通过真空除氧或投加亚硫酸钠,将溶解氧降至 0.1mg/L 以下,减少金属氧化。
总结
缓蚀阻垢剂通过螯合分散、晶格畸变和电化学抑制三重机制,有效解决 HVAC 系统中冷却塔和吸收式冷凝器的腐蚀与结垢问题。在实际应用中,需根据水质特性(如硬度、pH)、系统材质(碳钢 / 铜)和运行条件(温度、浓缩倍数)选择针对性配方,并结合在线监测与智能加药技术,确保系统运行。无磷化、耐高温和智能化将是未来药剂发展的重要方向。